矿山工程全方位服务者
 029-89551388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技术知识

尾矿库、排土场防控漏洞在哪?怎么补?

发布时间: 2025-10-17 来源:

尾矿库和排土场作为矿山生产中的高风险设施,一旦出现防控漏洞,后果不堪设想。当前,这些漏洞主要体现在排洪系统、日常监管、设计施工与技术规范,以及企业主体责任等多个关键环节。

下面这个表格,可以帮助大家快速了解核心的漏洞和修补方向。

漏洞领域
主要漏洞表现
修补方向
🏞️ 尾矿库
1. 排洪系统效能不足,易导致库内水位过高或洪水漫顶。
2. 库容与坝体存在风险,如库容不足制约生产、长期停用库未及时闭库,以及坝体稳定性问题。
3. 汛期与极端天气响应不足,应急响应机制不健全。
4. 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不完善,在线监测、应急物资等管理有短板。
1. 聚焦排洪系统等关键环节,加强安全管理。
2. 强化闭库销号,压实企业主体责任。
3. "一库一策" 精准治理,完善汛期响应机制。
4. 加强在线监测系统建设,配套编制针对性应急预案。
⛰️ 排土场
1. 边坡稳定性分析不足,缺乏定期规范的稳定性分析。
2. 作业过程管理粗放,存在排土顺序不合理、未按设计作业等问题。
3. 设计与技术标准滞后,部分矿山使用落后工艺和设备。
4. 隐患排查不深入,对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不到位。
1. 定期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。
2. 严格按设计作业,加强排土作业指挥与风险管控。
3. 推动"四化" 建设,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设备。
4. 严格落实隐蔽致灾因素普查,强化汛期安全巡查。

💡 系统性补漏与提升建议

要系统性填补上述漏洞,需要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,在以下几个方向持续发力:

  1. 压实责任链条

    • 明确第一责任人:企业法定代表人、实际控制人必须是安全第一责任人,要保证安全投入,并每月带队开展全矿井隐患排查。

    • 健全制度与档案:必须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、风险分级管控等规章制度,并为每个尾矿库、排土场建立从建设到关闭的全生命周期档案。

  2. 强化技术支撑与标准建设

    • 升级技术装备:强制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(如单绳缠绕式提升罐笼),推动矿山机械化、自动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建设。

    • 完善标准体系:密切关注并严格执行最新的安全规程和技术标准,如已发布的《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》和正在制定的《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规程》国家标准。

  3. 提升监管执法效能

    • 精准执法与联动:监管部门应开展精准执法检查,并与气象、水利、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完善的协调联动机制。

    • 深化"打非治违":持续打击非法生产和建设行为,对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。

  4. 构建长效治理机制

    • 治本攻坚: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,推动各项硬措施落地见效。

    • 推动绿色转型:积极探索尾矿资源化利用路径,在闭库治理中同步推进复垦和生态修复,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。

💎 总结

总的来说,尾矿库和排土场的安全风险是动态的、系统的,其防控也绝不能是一劳永逸的。核心在于将精准治理(如"一库一策")、技术升级、闭环管理和责任落实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,从而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。

*免责声明:本官网所载内容仅供参考,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官网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,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。本官网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官网所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。

【全文完】

标签:

False
False
Fal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