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山工程全方位服务者
 029-89551388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技术知识

部署非煤矿山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举措

发布时间: 2025-04-21 来源:

汛期是地质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,非煤矿山因露天作业、地下开采及尾矿库等特殊环境,面临暴雨、洪水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。为确保汛期非煤矿山安全生产,需从责任落实、隐患排查、应急管理、技术保障等多方面系统部署。本文结合多地实践经验,提出以下关键举措:


一、压实责任体系,构建联防联控机制

明确“三级责任”链条
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需落实“主要领导统筹抓、分管领导直接抓、科室负责人系统抓”的监管责任,形成“政府-部门-企业”三级责任链条。企业层面,须细化从主要负责人到岗位员工的责任清单,确保防汛措施落实到人
例如,黑龙江省要求尾矿库企业建立包保责任制,政府领导与企业联动,强化“头顶库”等重点区域的风险管控

强化属地与部门协同
地方应急管理部门需向政府汇报区域性重大风险,协调自然资源、气象、水利等部门建立预警联动机制,实现雨情、水情、地质风险信息的实时共享。天津市通过“部门联合执法检查”,整合应急、自然资源等部门力量,提升隐患治理效率


二、深化隐患排查,聚焦重点领域整治

  1. 开展专项风险排查
    针对非煤矿山特点,重点排查以下领域:

地下矿山:检查防治水措施、排水系统有效性,防范透水事故

露天矿山:治理高陡边坡,监测稳定性,清理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渗入

尾矿库:确保排洪设施畅通,对“头顶库”和停用库加强巡查,防范溃坝风险
新安县通过“无人机巡查+人工巡检”模式,提升边坡、排水系统等关键部位的检查效率

动态监测与整改闭环
企业需建立汛期自查自纠机制,上级公司定期开展专项检查,监管部门则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督导,确保隐患整改“五落实”(措施、责任、资金、时限、预案)。山东省要求对排查出的隐患实行“回头看”,对整改不力的企业采取停产整顿等强制措施


三、完善应急预案,强化应急响应能力

制定专项预案与演练
针对地下透水、边坡坍塌、尾矿库溃坝等场景,需编制专项应急预案,并组织政企联合演练,突出实战性。孝义市要求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停产撤人演练,确保人员熟悉应急流程。鄂托克旗则建立四级响应机制,根据事故等级动态调整救援力量

加强应急物资与队伍建设
按照“宁可备而不用”原则,储备水泵、沙袋、救援设备等物资,并定期维护应急通道。同时,依托专业救援队伍(如消防、矿山救护队)和社会力量,构建多层次救援体系


四、强化预警与值班值守,落实极端天气应对措施

精准预警与信息传递
通过“应急一键通”等平台,实时向企业负责人推送暴雨、洪水预警信息,确保预警接收率达100%。荣县要求企业专人接收预警并反馈,形成闭环管理。

严格执行“停产撤人”制度
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或橙色预警时,立即撤出受威胁区域人员,禁止露天矿山雷雨天气爆破作业。揭阳市要求所有矿山在汛期前完成撤人演练,提升自救能力

落实领导带班与24小时值班
企业主要负责人汛期须在岗带班,值班人员全天候值守,确保险情第一时间上报和处置。天津市还强调对有限空间、危化品储存等高风险作业的临时管控,极端天气下停止户外作业


五、加强宣教培训,提升全员防汛意识

通过安全警示会、培训课程等形式,普及防汛知识,强化从业人员风险辨识能力。例如,巴彦淖尔市将应急预案培训纳入企业年度考核,要求员工熟悉应急职责和处置流程


结语

非煤矿山汛期安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需统筹责任落实、技术防控、应急管理等多维度措施。各地应借鉴黑龙江、山东、揭阳等地的经验,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方案,通过“人防+技防”筑牢安全防线,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,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未来,还需进一步推动智能化监测技术应用,提升风险预警的精准性和时效性,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的长效化、科学化。

*免责声明:本官网所载内容仅供参考,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官网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,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。本官网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官网所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风险。

【全文完】

标签:

False
False
False